首页 > G > 公务员遴选 > 天津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(材料分析题)13套

天津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(材料分析题)13套


下载地址: 天津公务员遴选笔试  下载所需:¥15

天津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(材料分析题)13套
目录:
1.2014年8月23日天津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.
2.2016年11月20日天津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.
3.2016年6月18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.
4.2017年11月11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.
5.2017年11月25日天津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.
6.2019年12月28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.
7.2019年3月9日天津市政协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.
8.2019年8月24日天津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题真题及解析.
9.2020年11月14日天津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.
10.2020年11月14日天津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(区级).
11.2021年9月11日天津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.
12.2022年11月19日天津市市直公务员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(精选)
13.2023年9月9日天津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和参考答案
 
部分内容节选:
 
2021911日天津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
 
第一题:案例分析题
材料: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,听取“十四五”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,审议《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》。XX主持会议,会议强调,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、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,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,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,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。
问题:三孩政策的提出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支持,请你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出建议。无字数要求。
【答案解析】(下载附件)
 
第二题:材料分析题
材料:z省上城区南星街道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,平时工作主动,帮企业解决了不少困难。企业挺感谢他,就在过年的时候给他送了些礼卡,他也心安理得地收下了。
后来,这名社工受到了诫勉处理。南星街道纪工委书记徐某认为:“为企业做事,用的是公权力,如果当成日常的礼尚往来,就越界了。”而这种越界,正是基层干部与企业打交道时常见的廉政风险。
在X市,洪老板遇到了一件比较糟心的事。去年,洪老板想在 X 市翔安区办一所幼儿园,去咨询区教育局能不能办,得到了肯定答复。他就按照教育局在网上列出的办事指南,一件一件去落实。为了满足消防要求,洪老板还投入了近千万元资金,对园区装修改造。
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洪老板向区教育局递交了申办材料,得到的回复却是:不予受理。
洪老板急了,去找教育局经办此事的工作人员,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:“幼儿园用地不符合翔安区教育发展布局规划。”洪老板就有点搞不懂了,幼儿园建都建好了,这才说不符合规划,为什么不早说?“这笔投资可不是小数字,如果再无法投入运营,我们将被拖垮了!”
“教育局这种符合布局规划的要求,是他们管理的需要,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却因这个要求遇到难题,就应该先自审是否相关制度和要求已经不合理了,是不是应该修改完善。”X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李某给我们分析了背后原因。
问题:请你谈一谈政府部门应该怎么服务企业,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?
、、、、、
第四题:大作文
材料1:
文以载道,源远流长,卷帙浩繁的古籍之于人类文明而言,不仅是一个国家千百年来文化的脉络,更是源自古人弥足珍贵的时代历史,它承载着民族悠久历史的记忆,也是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岁月蹉跎,有形的纸张会随着时间洪流的冲刷而变得渐渐残破不堪,于是一群文化的修复者-古籍修复师负起千钧重担,于故纸堆里与历史对话,并以妙手令文化瑰宝焕然如旧”,化腐朽为神奇。
材料2:
近一时期许多设计制作精良、融汇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游戏作品,业已成为产业转型拓展的杰出代表,不仅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竞相登场,更提升了游戏产品的社会价值。
材料3:
8000年种植历史,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品牌价值逾百亿元…..…这些“华丽的大词”,说的都是一粒小小的谷物--敖汉小米。
世界小米看中国,中国小米在敖汉。被称为“世界小米之乡”的赤峰市敖汉旗地处努鲁儿虎山北麓,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县,8300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古代文化遗址4000余处。2003年,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兴隆沟遗址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籽粒,经鉴定,这些籽粒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,是最早人工栽植形态的谷物。这一发现,奠定了敖汉旗是全球旱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的重要地位。2012年,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
粟,亦名稷,俗称谷子,去壳即小米,被称为“五谷之首”。敖汉小米在当地的种植从未中断,延续至今,哺育了当地人民,也见证了中华农耕文明的萌芽与成长。“在敖汉境内的众多史前文化遗址地,都发现了与旱作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。”敖汉旗副旗长宝林佳说,“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,是农耕文明起源的关键和决定性要素。”
在数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,敖汉人民逐步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文化。“庙会、祭星、祈雨、撒灯、呼图格沁、跑黄河等民俗文化活动,被世代传承下来。”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峰认为,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指导农业生产的同时,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成为社会稳定、文化发展的精神血脉。”
问题:围绕保护历史遗产,传承文化,弘扬中华文明,写一篇策论文,1000字左右,50分。
、、、、、、
更多内容请下载附件:
下载地址: 天津公务员遴选笔试  下载所需:¥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