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医疗事业单位护士岗位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参考答案28套
山东省医院、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试题(护理)和答案28套
目录:
一、医疗事业单位面试题本(考官用)
1.某县公开选聘医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试题和参考答案(考官用题一)
2.某县公开选聘医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试题和参考答案(考官用题二)
3.某市卫生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和参考答案(考官专用题本2)
4.某市卫生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和参考答案(考官专用题本)
二、山东省医院、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护理面试题
1.2022年1月8日山东省菏泽市医疗卫生系统护理岗面试题和参考答案
2.2022年4月2日山东省德州市医疗事业单位(护理岗)面试题和参考答案
3.2022年8月27日山东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4.2023年4月22日上午山东省泰安市直卫生事业单位面试题(护理专业)和参考答案
5.2023年6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6.2023年6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7.2023年6月4日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8.2023年8月5日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卫生事业单位面试题(护理)和参考答案
9.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医疗事业单位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0.2023年山东省德州齐鲁医院劳务派遣护理岗面试题(一)和参考答案
11.2023年山东省德州齐鲁医院合同制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2.2023年山东省枣庄精神卫生中心合同制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3.2023年山东省枣庄精神卫生中心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4.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卫健委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5.2024年12月15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医疗事业面试题(护理)和参考答案
16.2024年12月28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7.2024年6月1日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18.2024年7月20日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卫生事业单位(护理)面试题和参考答案
19.2024年9月28日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派遣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20.2024年9月28日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护理面试题和参考答案
21.2024年9月28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中医院面试题(护理岗)和参考答案
22.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面试题(女护岗)和参考答案
23.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面试题(男护岗)和参考答案
24.2025年5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护理专业面试题和参考答案
部分内容节选:
面试题本(考官用)
导语:
X号考生:你好!欢迎你参加今天的面试。希望你沉着冷静,发挥最好水平。今天面试有3道题,共10分钟,答题完毕后,请告诉考官:“答题完毕”。桌上放有试题,请翻开。好,我们现在开始答题。
第二个问题
某市卫生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和参考答案(考官专用题本)
注意事项:
一、试题袋拆封后,主考官应组织考官认真研究试题内容、了解测评要素和评分参考、把握评分尺度,然后开始面试;
二、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后,计时正式开始,答题时间七分钟;
三、考官不追问考生,应进行独立评分;不得又流意见;
四、“评分参考”仅供考官打分时作参考用,考官不应硬套其中的要点给考生打分;
五、面试结束后,请将面试题本统一收回;
题目一、由于人口密集,活动集中,学生缺乏相关防范知识等原因,学校存在着发生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诱因。作为一名卫生从业人员,请你谈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好预防工作?
【主要测试目的】:职业水平、分析能力
评分参考:
好:对该问题有着较为深刻和独特的见解,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,能辨证地分析问题。如:应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,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、食品卫生制度,改善相关设施条件,加强对教师、炊事员、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、食品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等。
、、、、、、
第一题
硝苯地平属于什么样的降压药?如何给出院的高血压患者做出院指导?
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,具体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。这类药物通过特异性地阻滞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,减少钙离子内流,进而达到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的效果。硝苯地平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,尤其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,对收缩压的控制效果较好。能够快速扩张血管,迅速发挥降压作用,对于高血压急症的处理也有一定效果。同时,硝苯地平还能改善心脏缺血血管的供血不足,对合并冠心病、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根据剂型不同,硝苯地平主要分为硝苯地平片、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三种。硝苯地平片属于短效制剂,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短,血药浓度波动大,易产生不良反应;而缓释片和控释片则属于长效制剂,尤其是控释片,采用零级释放技术,血药浓度更加稳定,能有效减少服药次数,降低血药浓度波动,实现长效平稳降压。
对于出院的高血压患者,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提高生活质量,给出以下出院指导:
第一,用药指导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,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,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。硝苯地平作为常用的降压药之一,患者需了解其服用方法、剂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如面部潮红、头痛、踝部水肿等,但通常较轻微且可耐受。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血压控制不佳,应及时就医咨询。同时,患者应知晓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、剂量、用法、作用及不良反应,不可擅自突然停药,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,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。
第二,饮食指导。饮食应以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为主,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,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。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内,以降低血压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同时,可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,如冬菇、竹笋、花生、香蕉、橘子等,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。
第三,运动指导。建议患者在晚饭后1 - 2小时血压较稳定时、服用降压药1小时后开始运动,运动后不宜立即服用降压药,血压不平稳、波动较大时暂停运动。不建议清晨进行户外剧烈运动,避免心脑血管意外。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打太极拳、慢跑、骑车等,每周4 - 7天,每天累计30 - 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。运动前可做5 - 10分钟的热身运动,以心率微微加快、微微气促为宜,避免剧烈运动。
第四,生活习惯指导。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绪过激、紧张,注意劳逸结合,保证良好睡眠,每日睡眠6 - 8小时,午休1小时。同时,要戒烟限酒,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硬化,而酒精则会使血压升高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。此外,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用力排便,需要时使用缓泻剂。
第五,血压监测指导。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备血压计,定期测量血压,并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。血压监测应做到定时间、定体位、定部位、定血压计。血压不达标者,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;血压达标者,建议每周测量1次。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波动,应及时就医咨询,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。
最后,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,包括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的监测,以及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,调整治疗方案。
第二题
八段锦修身养性、中医专家免费号脉、沉浸式推拿体验、中医知识问答……连日来,某县青年夜校推出的中医养生系列课程持续“圈粉”,吸引众多青年走进课堂,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对此你怎么看?
这一现象令人欣喜,反映出中医药文化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、青年健康素养的提升以及文化自信的树立都有着积极意义。
中医养生系列课程受到青年热捧并非偶然,而是有着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:
第一,课程形式多样,契合青年兴趣。此次青年夜校推出的中医养生课程形式丰富多元,八段锦将传统养生功法与健身相结合,让青年在锻炼中感受身心的和谐统一;中医专家免费号脉,为青年提供专业的健康诊断和建议,满足了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;沉浸式推拿体验,让青年亲身体验中医推拿的神奇效果;中医知识问答则以趣味互动的方式,激发了青年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。这些新颖有趣的形式,打破了传统中医文化传播的刻板印象,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参与。
第二,课程内容实用,贴合青年需求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青年面临着工作、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,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。中医养生课程从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,传授实用的养生知识和技能。例如,八段锦可以帮助青年缓解疲劳、增强体质;中医号脉和推拿体验能让青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;中医知识问答则涵盖了饮食、作息、运动等多个方面的养生要点,为青年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指导。这种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,让青年切实感受到了中医养生文化的价值。
第三,文化氛围浓厚,引发青年共鸣。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。青年夜校通过举办中医养生系列课程,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,让青年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,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这种文化共鸣激发了青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。
虽然中医养生系列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但要想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,还需多方协同努力:
第一,拓展教育渠道,丰富传播形式。除了青年夜校这一平台,还可以在学校、社区、企业等场所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。例如,在学校开设中医药文化选修课,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;在社区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和义诊活动,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养生水平;在企业开展中医药文化培训和健康咨询,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,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,利用新媒体平台,制作生动有趣的中医药文化短视频、动画等,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。
第二,加强人才培养,保障文化传承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。要加大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,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,提高中医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。同时,鼓励中医药专家和学者走进基层,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培训活动,培养一批懂中医、爱中医、会中医的基层中医药人才,确保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序。
第三,推动产业融合,促进文化创新。支持中医药文化与旅游、养生、美容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、养生会所、美容产品等。对从事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,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,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,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、、、、、、
更多内容请下载附件